腦象圖與超常兒童的鑒別研究
作者:天智腦象
來源:腦象圖技術網(wǎng)
日期:2013/7/26 16:15:56
點擊:2207
屬于:腦象圖技術
摘要
王德堃先生創(chuàng)造的腦象圖測驗所提供的有關大腦工作狀態(tài)的參數(shù)。與北京八中行之有效的鑒別系列指標一起,作為影響超常兒童學習成績的因子,分析其作用權重大小,椐以判斷它們能否作為鑒別超常兒童的指標。結論是肯定的。
關鍵詞: 腦象圖 超常兒童 權重
前言
北京八中經(jīng)過十幾年的努力,成功的創(chuàng)造了一套鑒別超常兒童的方法,并且作出了相應的理論說明[i]。
對被測試的兒童進行超知識背景的認知心理能力的測驗,來判斷兒童大腦功能天賦的優(yōu)劣,是這套鑒別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ii]。十幾年來,北京八中先后采用和正在采用的測驗,說明這種測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2。但是,由于這類測驗保密性差,往往會導致一些兒童在得到這些試題之后,經(jīng)過反復的練習,再參加鑒別,由于這是一種對正確答案的再現(xiàn),雖然分數(shù)很高,但是嚴重的干擾了我們的鑒別工作。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北京八中設計了不同類型的測驗,并對測驗的結果進行綜合評估,用以消除泄題所造成的干擾。但是,這又加重了鑒別的工作量,降低了效率。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北京八中幾年來一直對王德堃先生創(chuàng)造的腦象圖測驗所提供的有關大腦工作狀態(tài)的參數(shù),能否作為鑒別超常兒童的指標進行研究。
理論假設
王德堃先生依據(jù)腦電波編碼分析原則,建立了 3×3 行列式,并將其引進腦心分部間電活動的網(wǎng)絡模型:G=Acosωt+β。通過計算機的運算,將其運動的軌跡演化成具有動力學特征的混沌圖象,命名為腦象圖(electro-encephalon quadrant graph 簡寫為 EEQG)[iii]。我們設想,由于腦象圖來自大腦工作狀態(tài)下的腦電波圖,它不能夠人為造假,有很好的客觀評價特性,如果由腦象圖提供大腦生理活動的參數(shù),具有個體的穩(wěn)定性,并且這些參數(shù)與我們鑒別超常兒童的其它測試的結果,有很高的一致性,那么這些參數(shù)就可以作為選拔超常兒童的工作體系中的一個層次 ——鑒別兒童超文化知識背景的大腦功能狀態(tài)優(yōu)劣的一個主要、可靠的方法,在這個基礎上再考察他們的語文、數(shù)學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進一步再考察其實際的學習能力,就有可能比原有的方法更簡便、可靠和有效地選擇超常兒童。
研究方法
一、從一九九四年起,對北京八中超常兒童實驗班,少五(九三年入學)、少六(九五年入學)、少七(九七年入學)和少八(九九年入學)的全體學員,都請王德堃先生給他們做了腦象圖測驗,并提供相應的參數(shù)。這四個班的學員,每次都有多于他們一倍到五倍的學生混編在一起做這項測驗,主試者不知道其中哪些是超常兒童,也不知道他們的學業(yè)情況和原來入學時的測驗成績。王先生提供參數(shù),分別用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同向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命名與原來入學時或入學后所做的各項實驗(8至14項)一起,作為影響學習成績的認知因子,分析他們作用于學習成績的權重大小,來確定他們影響學習成績認知方面的重要性,根據(jù)這個結果,判斷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對鑒別超常兒童的大腦功能優(yōu)劣的作用。
這些兒童做腦象圖時的年齡與他們獲得的學習成績時的年齡有幾個月至四年的差距。因此,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作用于學習成績的權重大小,在不同年齡之間有多大程度的一致性也是腦象圖檢測對大腦功能狀態(tài)優(yōu)劣判斷有沒有不同年齡之間的穩(wěn)定性的依據(jù)。
二、對育民小學超常兒童實驗班 95 年入學的兒童(6歲),于97年(8歲)做了腦象圖檢測。1999年這些兒童中的27人,與其他報考北京八中少年八班的復試考生共200人,一起做了腦象圖檢測。把兩次腦象圖得到的參數(shù),分別與其它(13項和十六項)認知心理測驗和小學學業(yè)測驗一起作為影響因子,用AGES系統(tǒng),分析他們對八中入學考試的語文初試、語文復試、數(shù)學初試、數(shù)學復試、圖形思維、語詞推理思維、圖形類比推理(托尼)、空間圖形思維等八項測驗影響的權重大小。這樣,不僅可以判斷腦象圖檢測對上述學生測驗水平高低的影響大小,而且可以判斷同一群體不同年齡所做的腦象圖檢測,有沒有一致性。根據(jù)這些,判斷腦象圖檢測是不是可以作為有效鑒別手段。
三、本研究用于權重分析的方法,不是人們慣用的決定系數(shù)法。而是AGES系統(tǒng)采用的歐氏距離法、夾角余弦法、關聯(lián)度法。因為這三種方法,有利于揭示教育中諸因子的多維空間幾何關系。用三種方法所求得的權重的平均值作為因子對于作用目標的權重。所有數(shù)椐,在分析前用灰適度系數(shù)進行無量綱處理。4
實驗結果
一、少五班學員,32人,1994年五月做了腦象圖檢測,將主試提供的五個參數(shù)(分別由主試者命名為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同向思維)與13項少五入學時的測驗(初試數(shù)學、復試數(shù)學、初試語文、復試語文1、復試語文2、語詞推理、數(shù)學推理、圖形推理1、圖象推理2、綜合智力、數(shù)字類比、思維測驗、語詞類比)一起,作為作用因子,分析它們對從入學開始至畢業(yè)每學期末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考試成績以及高考成績,影響的權重大小,共有39次分析結果。
其中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全部處在權重大小前五位的有19次,其余20次,均有五個參數(shù)中的某個參數(shù)居權重第一位,這中間有六次,兩個以上腦象圖參數(shù)進入權重大小前五位。
少六班,95年入學后,半年內(nèi)做了腦象圖測驗。將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五個(命名同上。)與入學時的9項測驗(語文初試、語文復試1、語文復試2、數(shù)學初試、數(shù)學復試、語詞類比、數(shù)字類比、綜合智力、綜合素質(zhì))一起,作為作用因子,分析它們對每學期期末的學習成績和高考成績影響的權重大小,共44次分析結果。其中38次結果有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1-4項占權重大小的前五位。
少七班,97年入學考試復試階段與200名復試考生一起做了腦象圖測驗。用腦象圖測驗主試提供的三個參數(shù)(分別命名為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與入學考試中,9項測驗(初試數(shù)學、復試數(shù)學、初試語文、復試語文、空間思維、托尼測驗、綜合智力、綜合素質(zhì)、語詞推理)一起,作為作用因子,分析它們對學習成績影響的權重大小,共24次。24次中腦象圖提供的三個參數(shù)占權重前五位的17項。進入高中階段的第一次期末成績,這三項參數(shù)全部進入權重前三位。
少八班,99年入學時,與200名復試考生一起做了腦象圖測驗。用腦象圖測驗主試提供的五個參數(shù)(分別命名為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同向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與入學考試中,十認知項測驗(初試數(shù)學、復試數(shù)學、初試語文、復試語文、復試空間思維、托尼測驗、綜合智力、神經(jīng)類型、思維語、思維圖)七項非認知測驗(學習適應、學習能力、心理健康、動機水平、父子關系、母子關系、親子關系),作為作用因子,分析它們對學習成績影響的權重大小,共8次。8次中,腦象圖提供的五個參數(shù)占權重前五位的七次。其中,四個參數(shù)以上進入前五位的有五次,兩個參數(shù)進入前五位的有兩次。
二、育民小學27位同學,97年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五個(分別命名為邏輯、形象、同向、直覺、創(chuàng)造)與其它在他們學習期間所做的13項認知心理能力方面的測驗一起,作為作用因子。分析它們對八中少兒班入學考試的八項入學成績影響的權重大小,結果,八個權重分析中,腦象圖參數(shù)權重占第一位的有六個,其中五個參數(shù)全部進入前六位的有六項。
同樣的27名學生,99年做的腦象圖參數(shù)(命名同上),與上述13項學習期間做的認知心理能力測驗一起,作為作用因子,分析它們對八中少兒班入學考試的八項測驗影響的權重大小。結果有六項腦象圖參數(shù)占第一位,進入全部八項權重前五位是八項。
結論
從上述結果可以說明: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對超常兒童的學習成績影響權重位在前列,說明,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所反映的大腦功能狀態(tài),對于兒童學習認知活動有很重要的意義。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對超常兒童學習成績的影響,是影響同時期學習成績的主要因子;一次腦象圖測驗的結果,對測驗前后的學習成績影響的程度和大小,有很高的一致性;8-10歲兒童,間隔兩年所做腦象圖的結果,有很高的一致性。
由此可以說明,腦象圖檢測提供的參數(shù),可以作為鑒別超常兒童的主要指標之一。
討論
腦象圖用于超常兒童鑒別的研究,尚屬首創(chuàng)。腦象圖的識別和判斷,還處在經(jīng)驗判別階段;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其認知心理學意義還需進一步闡明,這項由我國學者創(chuàng)立的方法,應該說是一項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這項成果體現(xiàn)東方文化背景下,注重功能、注重整體、注重綜合的研究思想。
1987年,我們在“超常兒童教育引起的思考”一文中就提出:“智力應該有其結構和功能兩個方面。目前對智力結構方面科學研究的結果很有限,尚難以用外部的測驗手段區(qū)別其優(yōu)劣。但從智力的功能入手,則較易取得統(tǒng)一的認識,鑒別也比較容易操作”5。王德堃先生指出,“人腦的功能,有可能從混沌動力學角度來加以研究?!薄叭藗儺敵跏窃鯓诱J識混沌的,便也怎樣來認識腦象圖,估計就不會出錯?!?AGES系統(tǒng)的創(chuàng)立者郁明諫教授說,對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只有從系統(tǒng)的整體協(xié)調(diào)上,從系統(tǒng)的綜合行為上去研究、去認識,才能真正了解系統(tǒng)的規(guī)律。7”由于思路上的一致,促成了幾種研究的合作,并取得了滿意的成果。應該說,首先應該是從思路上理解以上研究的實質(zhì)。才能將此項研究推進一步:闡明腦象圖提供的參數(shù)的認知心理學意義;并使腦象圖的判別從經(jīng)驗型向客觀標準型邁進。
1.潘波濤 程念祖《超常兒童的鑒別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1997.1
2.王德堃 《 腦象圖的混沌美及其應用》 自然雜志 1992.7
3. 郁明諫《多維時空氣息協(xié)調(diào)理論專集》 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 1995 .11。
4. 龔寶華 鄭忠斌 程念祖等 《超常兒童教育引起的思考》
光明日報出版社1992.5。